軟件學院
College of Software
吉林大學軟件學院是教育部和國家計委于2001年12月聯合批準的35所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之一。2002年開始招生,2003年、2006年分別通過教育部組織的中期評估和示范性軟件學院驗收,2011年獲軟件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13年獲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軟件工程專業2008年遴選為吉林省特色專業,2014年入選首批吉林省品牌專業以及吉林省優勢重點學科,2015年和2018年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學院擁有完整的軟件工程專業本科、碩士和博士培養體系,擁有約1萬平方米的辦公和實驗用房,包括若干專業實驗室、IBM技術中心、LINUX技術中心、吉大-華為3COM聯合實驗室、校內實訓基地、學術研討室等,擁有1500余臺/套,價值約3000萬元的計算機等設備,為學生提供了設備先進、環境優雅的現代化實驗教學條件。
學院依托計算機學院和數學學院辦學,共享兩院的教育資源,包括先進的教學環境和設施,豐富的圖書資料和實力雄厚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學院學科基礎堅實、雄厚,聘請校內專業基礎堅實、教學效果好、研發能力強、英語水平高的教師完成基礎課程和部分專業課程的授課;針對一些理論聯系實際強的課程和大型實踐課程,聘請國內外著名軟件公司具有長期從事軟件開發經歷的專家授課;對于一些新技術課程聘請來自美國、英國大學的教授來學院授課。
學院建設定位和目標是:充分發揮吉林大學計算機學科、數學學科和其它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有效利用國內外著名大學和軟件公司的教育資源和成功經驗,把吉林大學示范性軟件學院建成國內外知名,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型高級軟件人才的示范性基地。
學院主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并具備數學與自然科學知識基礎,掌握軟件工程相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較強專業能力、基本工程素養和良好綜合素質的工程型、國際化的軟件高級人才。面向國家經濟發展需求,實行“基礎+專業+實習實踐+培訓”的教學體系結構,按照“模塊化”原則,設置了軟件工程與管理、網絡與信息安全、真實感圖形與數字現實、嵌入式系統、數據與智能等模塊化專業培養方向。
學院積極探索與國外高校和國內外著名軟件公司合作辦學,包括學生校際交流、開展聯合培養學生、聘請專家來校授課、共建聯合實驗室、建立校內外實習實踐基地等。
目前學院在校本科學生13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每屆本科生中約30%左右的同學被保送或考取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很多同學到百度、騰訊、IBM、華為等著名IT企業工作,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達到90%以上,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
軟件工程專業本科培養方案(2018版)
一、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未來社會與科技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和諧發展與健康個性相統一,富有良知和社會責任感,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具備扎實的軟件工程知識及相關的數學、自然科學等知識基礎,掌握解決復雜軟件工程問題所需理論,具備運用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并依據工程需要自發學習和優化自身理論知識體系等一系列綜合能力的軟件工程高級人才。
學生畢業后可繼續在相關學科領域繼續深造,或在信息技術相關領域從事大中型軟件項目開發、管理、市場經營等應用及管理類工作,以及軟件工程理論研究、新方法和新技術研發等探索性工作。本專業畢業生在信息技術相關專業領域經過五年的實踐鍛煉,能夠初步具備軟件全生命周期相關知識、具有較強國際競爭能力、創新能力和管理素養,預期能夠勝任軟件工程科研人員、高級軟件工程師等業務崗位工作。
二、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軟件工程方面相關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接受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技術等方面的研究、系統開發與應用、計算機職業素養等方面的系統教育,接受思維能力、設計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訓練。要求學生具備軟件工程項目的開發、管理和協調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實踐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本專業畢業生具有以下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從事本專業工作所需的數學和其他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并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復雜工程問題。
2.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工程科學和軟件工程專業知識的基本原理,識別、表達、并通過文獻研究分析復雜工程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
3.能夠綜合運用所掌握的專業知識、方法和技術,針對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設計滿足特定需求的計算機軟件系統,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4.能夠基于軟件工程學科相關科學原理和方法對復雜工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5.具有針對復雜工程問題,開發、選擇與使用恰當的技術、資源、現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術工具的能力,包括對復雜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擬,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6.能夠基于工程相關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軟件工程專業工程實踐和復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7.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復雜工程問題的軟件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8.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及方針政策,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職業道德、心理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并在工程實踐中遵守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相應責任。
9.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獨立工作和團隊合作能力,能夠適應和承擔團隊中的各種角色。
10.能夠就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掌握一定的經濟學、管理學和某一應用領域的相關知識,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2.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能夠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相關信息和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
13.掌握體育運動的一般知識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
三、主干學科及主要課程
主干學科: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核心課程:離散數學、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結構、算法分析、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操作系統原理、編譯原理與實現、數據庫系統原理、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Software SystemAnalysis and Design、軟件設計模式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企業實訓、企業實習、畢業設計。
主要實驗課程:C++程序課程設計、數據結構課程設計、操作系統課程設計、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數據庫系統應用程序開發、網絡協議分析實驗、軟件系統開發綜合實踐、軟構件與中間件技術實踐等。
四、專業特色與專業方向
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軟件工程的理論知識與技術開發能力,以及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的綜合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包括系統視角、設計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實現能力等,培養與國際接軌的工程型、復合型、國際化軟件人才。部分課程直接采用國外最新原版英文教材,采用雙語或聘請外籍專家授課;在精簡理論知識授課時數的同時,通過軟件項目實訓或軟件工程實踐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與自學能力;采用模塊化培養方式,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前沿發展的興趣和主動學習能力。
本專業設五個專業培養模塊方向,分為軟件工程與管理、網絡與信息安全、真實感圖形與數字現實、嵌入式系統、數據科學與智能技術。
五、修業年限
一般為四年。
六、學位授予
工學學士。
七、畢業合格標準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體素質,符合學校規定的德育和體育標準。
2、通過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教學環節,達到本專業各環節規定的總學分170學分。
3、同時完成課外培養計劃8學分。
軟件工程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及其進程表(一)
課程類別 |
課程性質 |
課程 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考核性質 |
總學時 |
實 驗 學 時 |
建議修讀學期及學分分配 |
備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通識教育課程 |
必修課 |
251001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3 |
考試 |
48 |
6 |
3 |
|
|
|
|
|
|
|
|
251002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3 |
考試 |
48 |
6 |
|
3 |
|
|
|
|
|
|
|
251003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3 |
考試 |
48 |
6 |
|
|
3 |
|
|
|
|
|
|
251004 |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5 |
考試 |
80 |
16 |
|
|
|
5 |
|
|
|
|
|
251005-6 |
形勢與政策Ⅰ-Ⅱ |
2 |
考查 |
32 |
|
1 |
|
1 |
|
|
|
|
|
|
911001-4 |
體育Ⅰ-Ⅳ |
4 |
考查 |
120 |
|
1 |
1 |
1 |
1 |
|
|
|
|
|
902001 |
軍事教育 |
3 |
考查 |
16 |
|
|
1 |
|
|
|
|
|
|
+3.5周軍訓 |
162007-10 |
大學英語BⅠ-Ⅳ |
8 |
考試 |
240 |
64 |
2 |
2 |
2 |
2 |
|
|
|
|
|
931001-3 |
微積分AⅠ-Ⅲ |
10.5 |
考試 |
180 |
|
3.5 |
3.5 |
3.5 |
|
|
|
|
|
+習題48 |
931010 |
線性代數A |
3 |
考試 |
54 |
|
3 |
|
|
|
|
|
|
|
+習題8 |
931013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A |
3 |
考試 |
54 |
|
|
|
|
3 |
|
|
|
|
+習題16 |
941015 |
基礎物理學 |
3.5 |
考試 |
60 |
|
|
3.5 |
|
|
|
|
|
|
|
小計 |
51 |
|
980 |
98 |
13.5 |
14 |
10.5 |
11 |
|
|
|
|
|
選修課 |
要求在7大類通識教育選修課非本學科相關模塊中任選10學分,其中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限選課,各2學分。 |
學科基礎課程 |
必修課 |
541001 |
軟件工程專業導論 |
1.5 |
考試 |
24 |
|
1.5 |
|
|
|
|
|
|
|
|
542001 |
程序設計基礎 |
4 |
考試 |
80 |
32 |
4 |
|
|
|
|
|
|
|
|
541002 |
數字邏輯 |
2.5 |
考試 |
42 |
|
2.5 |
|
|
|
|
|
|
|
|
541003-4 |
專業技能指導Ⅰ-Ⅱ |
1.5 |
考試 |
24 |
|
|
1 |
|
0.5 |
|
|
|
|
|
541005-6 |
離散數學Ⅰ-Ⅱ |
6 |
考試 |
96 |
|
|
4 |
2 |
|
|
|
|
|
|
542002 |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
3.5 |
考試 |
64 |
16 |
|
3.5 |
|
|
|
|
|
|
|
542003 |
數據結構 |
4.5 |
考試 |
80 |
16 |
|
|
4.5 |
|
|
|
|
|
|
541007 |
計算機組成原理(雙語) |
3 |
考試 |
52 |
|
|
|
3 |
|
|
|
|
|
|
541008 |
算法分析 |
3 |
考試 |
48 |
|
|
|
|
3 |
|
|
|
|
+習題8 |
542004 |
操作系統原理 |
3.5 |
考試 |
64 |
16 |
|
|
|
3.5 |
|
|
|
|
|
542005 |
數據庫系統原理(雙語) |
3.5 |
考試 |
64 |
12 |
|
|
|
3.5 |
|
|
|
|
|
小計 |
36.5 |
|
638 |
92 |
8 |
8.5 |
9.5 |
10.5 |
|
|
|
|
|
限選 |
545001 |
新生研討課 |
0.5 |
考查 |
8 |
|
0.5 |
|
|
|
|
|
|
|
各班導師課外指導完成 |
選修課 |
542006 |
Java程序設計(雙語) |
3 |
考查 |
64 |
32 |
|
|
|
3 |
|
|
|
|
至少 選修 8 學分 |
541009 |
計算方法 |
2 |
考查 |
32 |
|
|
|
|
2 |
|
|
|
|
541010 |
組合數學 |
2 |
考查 |
32 |
|
|
|
|
2 |
|
|
|
|
541011 |
模糊數學與應用 |
2 |
考查 |
32 |
|
|
|
|
|
2 |
|
|
|
541012 |
XML語言 |
2 |
考查 |
32 |
|
|
|
|
|
2 |
|
|
|
541013-14 |
英語口語與寫作I-II |
4 |
考查 |
72 |
|
|
|
|
|
2 |
2 |
|
|
541015-16 |
日語I-II |
4 |
考查 |
72 |
|
|
|
|
|
2 |
2 |
|
|
小計 |
19.5 |
|
344 |
32 |
0.5 |
|
|
7 |
8 |
4 |
|
|
|
軟件工程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及其進程表(二)
課程類別 |
課程性質 |
課程 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考核 性質 |
總學時 |
實 驗 學 時 |
建議修讀學期及學分分配 |
備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專業教育課程 |
必修課 |
541017 |
Software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
2 |
考試 |
32 |
|
|
|
|
2 |
|
|
|
|
|
541018 |
Software Architecture |
2 |
考試 |
32 |
|
|
|
|
|
2 |
|
|
|
|
541019 |
計算機網絡(雙語) |
3 |
考試 |
52 |
|
|
|
|
|
3 |
|
|
|
|
541020 |
軟件工程(雙語) |
3 |
考試 |
48 |
|
|
|
|
|
3 |
|
|
|
|
542017 |
統一建模語言及工具(雙語) |
2 |
考試 |
40 |
16 |
|
|
|
2 |
|
|
|
|
|
541021 |
軟件設計模式 |
2 |
考試 |
32 |
|
|
|
|
|
2 |
|
|
|
|
542007 |
編譯原理與實現(雙語) |
3.5 |
考試 |
60 |
16 |
|
|
|
|
|
3.5 |
|
|
|
小計 |
17.5 |
|
296 |
32 |
|
|
|
4 |
10 |
3.5 |
|
|
|
選修課 |
541022 |
統一軟件開發過程* |
2 |
考查 |
32 |
|
|
|
|
|
2 |
|
|
|
模塊一: 軟件工程與管理 |
541023 |
軟件項目管理* |
2 |
考查 |
32 |
|
|
|
|
|
|
2 |
|
|
542008 |
軟件質量保證與測試 |
2 |
考查 |
32 |
16 |
|
|
|
|
|
2 |
|
|
541024 |
服務計算與SOA開發 |
2 |
考查 |
32 |
|
|
|
|
|
|
|
2 |
|
542009 |
UNIX/Linux操作系統* |
2.5 |
考查 |
48 |
16 |
|
|
|
|
2.5 |
|
|
|
模塊二:網絡與信息安全 |
541025 |
網絡程序設計 |
2 |
考查 |
32 |
|
|
|
|
|
|
2 |
|
|
541026 |
網絡安全 |
2 |
考查 |
32 |
|
|
|
|
|
|
2 |
|
|
541027 |
移動計算技術 |
2 |
考查 |
32 |
|
|
|
|
|
|
|
2 |
|
542010 |
圖形學與人機交互設計* |
2.5 |
考查 |
48 |
20 |
|
|
|
|
2.5 |
|
|
|
模塊三:真實感圖形與數字現實 |
541028 |
數字現實場景建模與仿真 |
2 |
考查 |
32 |
|
|
|
|
|
|
2 |
|
|
541029 |
虛擬現實游戲程序設計 |
2 |
考查 |
32 |
|
|
|
|
|
|
2 |
|
|
542011 |
三維圖形程序設計 |
2 |
考查 |
48 |
32 |
|
|
|
|
2 |
|
|
|
541030 |
嵌入式系統原理* |
3 |
考查 |
48 |
|
|
|
|
|
3 |
|
|
|
模塊四:嵌入式 系統 |
542012 |
嵌入式軟件團隊工程實踐 |
1 |
考查 |
32 |
32 |
|
|
|
|
1 |
|
|
|
541031 |
移動設備軟件開發 |
2 |
考查 |
32 |
|
|
|
|
|
|
2 |
|
|
541032 |
嵌入式設備驅動 |
2 |
考查 |
32 |
|
|
|
|
|
|
2 |
|
|
541033 |
數據挖掘* |
2 |
考查 |
32 |
|
|
|
|
|
2 |
|
|
|
模塊五:數據科學與智能技術 |
541034 |
人工智能基礎 |
2 |
考查 |
32 |
|
|
|
|
|
2 |
|
|
|
541035 |
機器學習(雙語) |
2 |
考查 |
32 |
|
|
|
|
|
|
2 |
|
|
542013 |
云計算技術 |
2 |
考查 |
40 |
16 |
|
|
|
|
|
2 |
|
|
小計 |
41 |
|
712 |
132 |
|
|
|
|
17 |
20 |
4 |
|
|
軟件工程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及其進程表(三)
|
|
課程 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考核性質 |
總學時 |
實 驗 學 時 |
建議修讀學期及學分分配 |
備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專業教育課程 |
選選修課 |
542015 |
iOS移動應用開發 |
2 |
考查 |
48 |
32 |
|
|
|
|
2 |
|
|
|
|
542016 |
HTML5移動應用開發 |
2 |
考查 |
48 |
32 |
|
|
|
|
2 |
|
|
|
541036 |
Windows程序設計 |
2 |
考查 |
32 |
|
|
|
|
|
2 |
|
|
|
541037 |
C#程序設計 |
2 |
考查 |
32 |
|
|
|
|
|
2 |
|
|
|
541038 |
多媒體開發技術(雙語) |
2 |
考查 |
32 |
|
|
|
|
|
2 |
|
|
|
541039 |
.NET架構與程序設計 |
2 |
考查 |
32 |
|
|
|
|
|
|
2 |
|
|
541040 |
Python程序設計 |
2 |
考查 |
32 |
|
|
|
|
|
|
2 |
|
|
541041 |
多核程序設計 |
2 |
考查 |
32 |
|
|
|
|
|
|
2 |
|
|
541042 |
程序設計方法與技巧 |
2 |
考查 |
32 |
|
|
|
|
|
|
2 |
|
|
541043 |
基于Qt的跨平臺軟件編程 |
2 |
考查 |
32 |
|
|
|
|
|
|
2 |
|
|
541044 |
嵌入式中間件 |
2 |
考查 |
32 |
|
|
|
|
|
|
2 |
|
|
541045 |
企業建模與工作流技術(雙語) |
2 |
考查 |
32 |
|
|
|
|
|
|
2 |
|
|
541046 |
區塊鏈技術及應用 |
2 |
考查 |
32 |
|
|
|
|
|
|
|
2 |
|
541047 |
社會計算 |
2 |
考查 |
32 |
|
|
|
|
|
|
|
2 |
|
541048 |
深度學習基礎 |
2 |
考查 |
32 |
|
|
|
|
|
|
|
2 |
|
541049 |
生物信息學入門(雙語) |
2 |
考查 |
32 |
|
|
|
|
|
|
|
2 |
|
541050 |
自然語言處理 |
2 |
考查 |
32 |
|
|
|
|
|
|
|
2 |
|
545002 |
軟件前沿技術講座I |
1 |
考查 |
16 |
|
|
|
|
|
|
1 |
|
|
545003 |
軟件前沿技術講座II |
1 |
考查 |
16 |
|
|
|
|
|
|
|
1 |
|
545004 |
軟件前沿技術III |
2 |
考查 |
32 |
|
|
|
|
|
|
2 |
|
|
545005 |
軟件前沿技術IV |
2 |
考查 |
32 |
|
|
|
|
|
|
|
2 |
|
|
小計 |
40 |
|
672 |
64 |
|
|
|
|
10 |
17 |
13 |
|
|
說明: 1、專業教育課的選修課部分(包括模塊選修課)至少選修17學分; 2、至少選修一個完整的模塊; 3、帶*課程是模塊中先導課,必須選修之后(或同時)才能學習模塊中其他課程; 4、除模塊選修課外,可以三四年級跨學年選課。 |
軟件工程專業獨立實踐教學環節安排表
實踐環節類別 |
課程編碼 |
實踐環節名稱 |
學分 |
周數(學時) |
修讀學期 |
備注 |
專業實踐環節 (共需修讀30學分) |
544001 |
程序設計基礎課程設計 |
1 |
32學時 |
2 |
|
544002 |
C++程序課程設計 |
1 |
32學時 |
3 |
|
544003 |
數據結構課程設計 |
1 |
32學時 |
4 |
|
544004 |
網頁設計與網站建設 |
1 |
32學時 |
4 |
|
544005 |
操作系統課程設計 |
1 |
32學時 |
5 |
|
544006 |
數據庫系統應用程序開發(雙語) |
1 |
32學時 |
5 |
|
544007 |
軟件系統開發綜合實踐(雙語) |
1 |
32學時 |
6 |
|
544008 |
網絡協議分析實驗 |
1 |
32學時 |
6 |
|
544009 |
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 |
1 |
32學時 |
6 |
|
544010 |
軟構件與中間件技術實踐 |
2 |
64學時 |
6 |
|
544011 |
企業實訓 |
1 |
1.5周 |
6 |
|
544017 |
大數據技術及應用 |
1 |
32學時 |
6 |
至少選修 2學分 |
544018 |
網絡管理工程實踐 |
1 |
32學時 |
6 |
544019 |
IBM Web Sphere實踐 |
1 |
32學時 |
7 |
544020 |
企業級數據庫性能調優(雙語) |
1 |
32學時 |
5 |
544021 |
海量視覺檢索技術 |
1 |
32學時 |
7 |
544013 |
軟件工程案例分析與實踐 |
2 |
64學時 |
7 |
3選1 |
544014 |
分布式協同軟件開發 |
2 |
64學時 |
7 |
544015 |
企業實習 |
2 |
64學時 |
7 |
544016 |
畢業設計 |
14 |
24周 |
7、8 |
|
|
小計 |
37 |
|
|
|
軟件工程專業學時、學分分配表
縱向結構 |
學時 |
百分比 (%) |
學分 |
百分比 (%) |
橫向結構 |
學時 |
百分比 (%) |
學分 |
百分比 (%) |
通識教育課程 |
1140 |
46.1 |
61 |
43.6 |
必修課 |
1866 |
77.8 |
105 |
75.0 |
學科基礎課程 |
774 |
31.3 |
45 |
32.1 |
專業教育課程 |
560 |
22.6 |
34 |
24.3 |
選修課 |
614 |
22.2 |
35 |
25.0 |
小計 |
2474 |
|
140 |
|
小計 |
2558 |
|
140 |
|
獨立實踐環節 |
30學分 |
合計 |
170學分 |